腾讯体育直播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医院动态>>媒体聚焦

【大武汉】护士节前夕,护理前辈分享两代从医经历,白衣天使在战场绽放芳华

发布日期:2023-05-15  浏览: 次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0日讯  5月9日下午,在腾讯体育直播医院(武汉市第十一医院)为迎接“5·12护士节”举办的职工文化展示活动现场,74岁的护理前辈林毅平女士,将一枚红色蜡烛交到护理部负责人谢晶手里,寓意南丁格尔精神薪火相传。简短的仪式过后,老人做《我的母亲》主题演讲,老一辈护理工作者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徐徐展开。

在枪林弹雨中救治生命,战地护士多次立功受奖

1930年,林毅平的母亲王慧彬出生于黑龙江省德都县。抗战时期,13岁的王慧彬在一家日军占领的医院当杂工,在这里认识了潜入该院工作的地下党组织成员,受到红色启蒙。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她冒着生命危险将抗生素等药品藏进下水道,积攒起来交给地下党组织。

当时,医院开办有护士培训班。渴望读书学习的王慧彬起早贪黑干活,挤出时间在培训班窗外偷听学习。勤奋好学的她渐渐掌握了一些基础护理知识,开始从事一些简单的护理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慧彬当上了野战医院护士长。在四平保卫战中,为了及时抢救伤员,院党委决定在离战场不远的地方成立战地分院,年仅16岁的王慧彬临危受命,在距离战场不到一里路的地方就地取材,利用民房改造出简易的抢救室、手术室、治疗室和住院区,不到一周时间就开始大量收治伤员。三大战役后,部队一路南下,王慧彬紧随部队坚守救治一线,多次立功受奖,直到1954年转业到地方工作,依然初心不改。

1971年,王慧彬受命在原红十字会医院旧址上重建武汉市第十一医院(后更名为腾讯体育直播医院),她拿出当年组建战地医院的劲头,挖掘和培养技术骨干,用一年时间建成内、外、妇、儿初具规模的综合医院,并将党支部扩大到党总支。

从母亲手中接棒前行,女儿将青春献给雪域高原

母亲用“奉献”为一生信仰交出完美的答卷,也深深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1969年初春,林毅平如愿穿上绿军装,分配到雪域高原西藏日喀则解放军第八医院。

“黄泥夯就的院墙,铁皮屋顶泥坯墙的宿舍,在当年看来并不觉得简陋,反而觉得既盛大又新鲜。”林毅平回忆,天刚蒙蒙亮,大家就起床到锅炉房挑温水,帮助病员洗脸漱口,接着给病员送饭喂饭。吃过早饭又进病房,打扫卫生、更换被服,还要给行动不便的伤员擦洗身子。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大家在自己身上扎针灸,相互之间在对方身上练习皮下注射、皮内注射、静脉穿刺、给氧。

驻军医院除了院内诊疗,每年还要派医疗小分队到边防哨卡巡回诊疗,大家有路的地方乘车,没有路的地方骑马,不能骑马的地方就步行。边防哨卡文化生活单调,医疗队每到一个哨卡,一面给部队官兵体检、看病、做小手术,一面演出舞蹈、快板、独唱等节目,一段青春岁月虽艰苦却充实难忘。

1972年,林毅平回到武汉,成为解放军161医院妇产科护士,直到1983年转业到青岛工作。“一名好的护理工作者要视病人为亲人,工作上耐心细致,无微不至,不仅要关心患者的身体健康,也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林毅平说,这是母亲对自己的教导,也是自己想要与年轻的护理工作者们分享的。

青年医护立志接过“接力棒”,当好“传承人”

5月9日,在母亲半个世纪前奋斗过的地方,林毅平与年轻后辈讲述起母亲生平,不禁湿了眼眶。

林毅平回忆,2018年,她陪母亲回武汉探亲,母亲多次提出想回医院看看,自己总觉得来日方长,不想老人年初猝然离世,竟留下永远的遗憾。

近距离聆听护理界前辈的革命故事,年轻的医务工作者们纷纷表示,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接受了一场精神洗礼。

护理部负责人、行政二党支部党员谢晶说,蜡烛象征着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接过蜡烛让她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接过“接力棒”,就要当好“传承人”,要赓续红色基因,传承护理前辈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发有为。

医院妇外团支部书记、青年党员任斯诗表示,两位前辈对待革命及护理工作的奉献精神值得每一位年轻医务工作者学习。“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前辈们为榜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将南丁格尔精神代代相传。”

行政一党支部纪检委员陈楚楚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年轻人应学习革命先辈们的奋勇拼搏精神,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长江日报记者武叶 通讯员邱琼 万青)

关闭窗口